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论坛精华>正文

高校参与疫情防控 应当体现六种能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确保全国26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转,确保3800多万在校大学生、近250万教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现阶段摆在全国高校面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办学治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高校要和全国人民一起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应当体现以下六种能力。

一是用好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增强思想政治引领能力。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高校应当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抗“疫”行动成为“化育为人”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鲜活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小切口、身边事”不失时机地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二是消弥疫情防控的时空影响,提升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尽管近年来各高校线上课程平台建设已形成较好基础,但在短期内统筹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在线教学,无论是线上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整合,还是课程平台优化、网络传输共享,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都将带来不小挑战。此外,在正常实施在线教学的基础上,要确保学生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质等效,利用开展线上教学的契机推动高校进行一场学习革命,对高校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更是特殊考验。高校应当把疫情期间组织实施在线教学作为检验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能力、校内慕课和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契机,尽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整体提升适应新形势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三是瞄准疫病防治的紧迫需求,锻造过硬科研攻关能力。高校具有显著的人才科技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疫情防控是当前科研工作最重要的选题,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开展疫情防控相关重大科研攻关是历史赋予高校的责任和使命。高校应当瞄准疫情防治的紧迫需求,快速响应、迅速启动、争分夺秒,聚焦病毒机理研究、疾病流行趋势预测、疾病诊断与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检测和防护设备研制等关键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协同攻关,把疫情防控作为锻造过硬科研攻关能力的重大契机,真正“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四是直面校园战“疫”的现实考验,强化后勤保障服务能力。随着假期结束、师生返校、人员聚集,高校的抗“疫”工作将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必将给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带来更大压力、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必须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形成管用的组织动员机制、协作联动机制、调配管控机制、心理干预机制等,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做好校园内部管控,把师生返校前健康管理、返校途中风险防范、返校后逐人管理等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对师生学习、生活、就业、资助等方面需求超前做好研判、积极予以解决,以一流的后勤保障服务能力打好校园保卫战,让高校成为防疫抗疫的坚强堡垒。

五是顺应决战决胜的形势变化,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高校应急管理是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疫情来势汹汹、防控持续升级,沉着有序、科学有效、依法依规应对疫情变化,顺势而为、因势而动,是必须做好的“大文章”。比如,要让师生掌握情况、消除恐慌,就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释疑解惑,让师生与学校同频共振,形成“一盘棋”效应;要确保管控联动有效,就要调动专业教师队伍、思想政治队伍、学生骨干队伍以及周边社区、政府等力量,保证战时联动机制,形成“一张网”管控;要把跟进服务落细落小,就要回应紧急情况下的师生合理诉求,简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机制,确保“一站式”跟进;等等。由于高校系统的特殊性,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制度、提升整体应急处理能力是新时代高校内部治理的重大课题。高校要把疫情防控作为修炼内功的有效契机,锻造过硬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决战决胜疫情防控战役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六是加强防疫抗疫的智政互动,拓展智库咨政建言能力。随着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断加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需要高校智库积极贡献成果。高校要聚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涉疫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以及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就业创业、民生保障等问题,积极主动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政策建议,帮助党和政府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充分释放出来,以更加扎实有效的行动,助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友情链接

栏目ID=331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04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