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利用丰富的统战文化、抗战文化、校史文化资源,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
一是挖掘统战文化资源,打造统战文化走廊。挖掘学校丰富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修缮和保护统战文化旧址,打造一条由寅初亭、团结广场、民主湖、七七抗战大礼堂、周恩来演讲旧址、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旧址组成的校园统战文化走廊,形成特色统战文化品牌。以优秀的统战文化深化政治共识、夯实思想根基、凝聚社会正能量,先后接待数百位党外代表人士前往参观。
二是结合抗战文化资源,搭建教育培训平台。选送党外知识分子参加统一战线智库成员赴中央党校、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抗战文化走廊、重庆沙磁文化区等地学习参观培训,推荐中青年党外干部参加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开展抗战文化主题书画展、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学习《重庆抗战文化史》、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征文研讨会,不断提高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是依托重庆大学校史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活动。利用校史展览馆、校史墙、立德树人展览馆等优势平台,融入重庆大学的办学宗旨(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学风(求知、求精、求实、求新)、校歌等教育内容,利用重大活动契机在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其文化自信。比如,校史馆展览的我国著名数理学教育家、深受师生爱戴的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的周均时,讲述了他作为民革川东地区主要负责人,争民主,反独裁,仗义执言,推动了重庆文教界的民主爱国运动,为新中国的诞生,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英勇就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入贯彻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04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